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2月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中国同约旦签署两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据了解,目前所有阿拉伯国家均已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方如何看待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汪文斌:11月29日,中国同约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约旦哈希姆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国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中阿贸易额超过4300亿美元,比10年前翻了一番。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7亿吨,占当年中国全球进口总量的半壁江山。10年里中阿双向投资实现倍数级增长。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展望未来,中方期待同阿方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携手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贯通中阿的“发展带”“连心桥”和“幸福路”,更好造福双方人民。(完) 【编辑:田博群】
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3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6日举行。会上,上海汽车芯片产业联盟发布了“汽车芯片产品攻关榜单”,该榜单涵盖多种类型、共计10款汽车芯片产品,拟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面向全国遴选优势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此举旨在充分发挥整车、零部件企业终端应用的引领作用,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会上介绍了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情况。她说,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是上海战略性、支柱性、先导性产业,上海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今年1月至10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3万辆,占全国14%;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约占全国25%。
张英表示,汽车芯片是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的结合体,上海“车芯联动”有着良好的基础,在终端应用牵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阶段,上海将聚焦提升技术创新硬核力、场景应用支撑力、产业竞争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12月6日,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上海市经信委供图)
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当天揭牌。其中,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作为一个第三方共性技术研究平台,致力于为汽车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设计研发、工艺协同优化等服务,协助打造高可靠性的汽车芯片产品。(完)